從田夫仔起步,通過狹窄的山谷往大欖,再沿大欖涌水塘北部迂迴而行,水塘中的小島,清晰可見。遠足人士可沿水塘平坦的引水道及山間小徑直往屯門。
除了石壁水塘外,繼後所有水塘都是由海灣築堤而成的,從前圍繞著水塘光禿禿的山嶺,經過了多年綠化的功夫,現在已長成樹林,這拜所選的先鋒樹種能成功地生長所賜。它們包括中國松、濕地松、大葉桉和檸檬桉。
大欖涌水塘北岸印證了早年大量樹木被歌伐而造成的嚴重沖刷現象。大欖是由斷裂的花崗岩所形成,這些花崗岩經過風化,在地底深處慢慢分解,而大欖的原始樹林又因村民歌伐作柴薪而消失,這裡深藏的和風化後的底土迅速侵蝕,下雨令表土流失快,形成我們今日所見的風貌:碎石滿佈、光禿禿的山脊與深溝交織成典型的劣地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