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好型號論證,正確提出綜合保障工作要求,特別要重視型號研製過程中的監督與評審。為此要積極培養人才,形成從事型號綜合保障工作的、高素質的人才隊伍。
要在實踐中逐步形成適合國情的綜合保障管理辦法。綜合保障工作是裝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貫穿於所有裝備的研製與使用與保障工作中,實踐運用是取得成效的基本途徑。因而應從建立訂購方和承制方綜合保障工作機構和綜合保障管理組入手,推動綜合保障工作的開展,堅持重點實踐、積累經驗、全面推動的方針,逐步形成適合國情的管理辦法。
乘員負責完成正常使用檢查和保養,分隊級僅完成非計劃維修的部件更換;
直接保障級(中繼級)的維修限於通過部件更換實施對成品的修理。如技術允許可進行診斷設備、專用工具的修理;
通用保障級(中繼級)的維修限於通用部件和單個零件的修理。也負責設施修理、專用診斷設備和校準設備和專用工具的修理;
基地級完成成品的翻修和大總成的修理。
在全面工程研製階段的後期才全面開展了LSA方面的工作,並在滿足可靠性、可用性、維修性和耐久性(RAM-D)要求、供應、技術手冊編制、LSA、測試設備、人員和訓練設備及裝備使用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功。
F-22戰鬥機是美國空軍採用IPT的第一個大型武器系統。美國空軍的F-22專案辦公室共組建4個主IPT,每個主IPT分成若干IPT,IPT還進一步分成子IPT。同時,承包商洛克希德公司也採用IPT的組織結構形式。
M1坦克開展綜合後勤保障取得的效果(與M60A1比較)
要素 | 序號 | 保障要求和參數 | 指標 | |
M1 | M60A1 | |||
維修規劃 | 1 | 計劃維修間隔時間 | 半年一次 | 半年一次 |
2 | 分隊級(修理班或排)每2415km(1500英里)或半年計劃維修時間、工時 | 16h
64MH |
62h
96MH |
|
3 | 分隊級(修理班或排)每2415km(1500英里)或半年非計劃維修時間、工時(90%) | 4h
8MH |
-
32小時 |
|
4 | 直接保障非計劃維修時間、工時(90%) | 12h、48MH | ||
5 | 乘員每日檢查和保障時間、工時 | 0.8h 、3MH | ||
6 | 由操作手或修理班或排檢測及排除的一般故障的百分數 | 90% | ||
7 | 維修時從坦克上拆下動力裝置部件的要求降低專用工具數量 | 90%發動機部件與動力裝置可一同取出 | 不能達到 | |
工具 | 8 | 降低專用工具數量 | 133種,其中84種爲新設計的 | 214種 |
9 | 乘員維修均使用米制(供北約用)以求良好的互換性 | 米制 | 英制 | |
技術資料 | 10 | 採用技術分析法改進技術手冊 | 51種 | |
訓練設備 | 11 | 研製專爲士兵用的擴大訓練功能的訓練裝置 | 功能少 | |
12 | 研製類比訓練裝置 | 火控、駕駛、維修 | 無 | |
測試設備 | 13 | 在使用試驗前提供班或排及野戰維修用的自動測試設備(ATE) | 三種ATE | |
14 | 大量採用機內測試設備(BITE) | 無 | ||
人員 | 15 | 人員的專業與現役坦克部隊使用維修專業應配合一致 | ||
16 | 人員的特殊技能訓練要求達到最低 | |||
供應 | 17 | 對標準的部隊供應系統要求盡可能少的負擔 | ||
運輸 | 18 | 在現有的拖車上可以運輸,並適合列車運輸 | 可以 |
F-22戰鬥機的保障性要求
障性參數類型 | 保障性參數 | 指標 | 與F-15比較 |
保障性綜合參數 | 能執行任務率(MCR) | 0.93 | 提高8% |
無重大損壞的連續出動架次(CS) | 12 | 提高一倍多 | |
再次出動準備時間(TAT) | 13min | 降低30% | |
24架飛機20年的使用與保障費用 | 12億美元 | 17億美元 | |
保障性設計參數 | 平均故障間隔飛行小時 | 5h | 2.0∼2.4倍 |
平均維修間隔時間 | 3h | 2.0∼2.4倍 | |
每飛行小時的維修工時 | 4.5 | 6.0 | |
平均每架飛機所需的維修人員數量 | 8.5人 | 16人 | |
發動機完全更換所需的時間 | 89min | 149min | |
保障系統參數 | 在30天內部署一個中隊所需的運輸量 | 6.2架C-141B | 18架C-141B |
在F-22設計中,採用了電腦輔助三維交互應用(CATIA)設計系統、電腦化的裝備調度系統(MATS)、“無紙”車間指令系統(PaSOS)、互動式電子技術手冊(IETM)等無紙設計與管理技術。這些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研製質量,還有助於改進飛機的保障性。
CALS系統是F-22實施並行工程、電腦輔助設計和管理等的前提。它為F-22進行保障性設計與管理、綜合診斷和綜合保障過程提供各種有用的資訊。
在軍方的JSF專案辦公室中,設立了負責保障性的機構。該機構由保障方案、綜合後勤保障規劃、可靠性與維修性工程、保障性分析與綜合、訓練等綜合產品小組(IPT)組成。
各小組的主要任務是:
可靠性與維修性工程小組歸口負責所有的可靠性與維修性工作。它還負責定義各項可靠性、維修性和可用性指標。這些指標根據使用要求和全壽命費用來考慮,用可以量化的、在研製試驗與評價和使用試驗與評價階段可以衡量的術語來表述,並根據系統戰備完好性目標值來確定。可靠性要求應考慮後勤可靠性和任務可靠性;維修性要求應考慮日常保養、預防性維修和修復性維修;可用性要求應考慮系統的戰備完好性。該小組要與JSF型號辦公室和承包商的其他IPT合作和協調,確保對專案進度的影響最小,並以最小的費用獲得最佳的解決方案。
保障方案小組負責確定和驗證JSF飛機部署使用後的保障方案。
保障性分析與綜合小組負責採用保障性建模、仿真和分析來評估各種保障性參數,並對保障該武器系統所必需的各種資源進行優化。另外,還通過采 用互動式數字仿真或虛擬環境來類比飛機的維修,從而影響設計和確定要求。
綜合後勤保障規劃小組負責與承包商協調綜合後勤保障諸要素的規劃,包括:供應保障、技術資料、人力與人員、設施、保障設備、包裝與運輸、軟體保障、訓練和設計介面等。
訓練小組的任務是識別、評價和驗證各種訓練技術和方案,並將其轉變為JSF武器系統的真正的訓練系統,還要確保訓練系統的設計和研製。該小組由來自所有參與該專案的訓練部門代表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