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航母還能在美軍堅持多久

航母是一種以艦載機為主要作戰工具的大型水面戰艦,素有“海上浮動機場”的美稱,是現代海軍強國不可缺少的遠洋進攻力量,備受各國海軍青睞。60年來,航母一直是美海軍的脊梁,是美國強權政治的工具,這一地位從來沒有人懷疑過。然而,時至今日,這一地位受到了公開質疑。

5月21日出版的《今日美國報》首次披露了一個驚人內幕: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卻執意要裁減美軍現在擁有的12艘航母。美國一些官員也認為,這類“老式”武器易受到攻擊,可能過時了。那麼,美國為什麼會提出這種想法呢?

  1. 航母是一座“金山”,建造與訓練、維修與保養耗費驚人,在軍費方面美國感到捉襟見肘。

    目前,美國海軍現有2型3級12艘大型航母(不包括今年新下水的“雷根”號),還有2艘新型航母正在熱火朝天地建造中,預計到2018年還將建造4艘新型航母。主要航母有:CV63“小鷹”號;CV64“星座”號;CV67“甘乃迪”號;CVN65“企業”號;CVN68“尼米茲”;CVN69“艾森豪威爾”號;CVN70“文森”號;CVN71“羅斯福”號;CVN72“林肯”號;CVN73“華盛頓”號;CVN74“斯坦尼斯”號;CVN75“杜魯門”號。

    美海軍規定,和平時期,每艘航母一個標準的訓練、執勤和休整周期為18個月,並各占1/3時間。因此,正常情況下,美海軍現役12艘航母,有1/3在海灣地區、西太平洋、地中海等海外前沿地區執勤或擔負作戰任務,1/3進行海上訓練,另有1/3在港內休整或進廠維修保養。當然,戰時其訓練、休整和維修周期會縮短,能執行作戰任務的航母將比平時增加1倍左右,可能會集結6—8艘航母投入作戰。

    然而,近年來由於美軍經常使用航母參與海外衝突、與盟軍進行聯合演習、遊戈兩大洋,在軍費方面也感到捉襟見肘,力不從心。一是建造費用高。一艘航母就是一座科技城,僅電纜總長達1000多公里、電話近2000多部、雷達發射機80多部、按收機150多部、雷達天線70多個……耗費鋼材7萬多噸。如:“斯坦尼斯”號航母及其戰鬥群所需的總費用進行過一次推算,計算出其從開始建造到最後退役,共需經費約330億美元,這中間不包括航母的現代化改裝、報廢和戰鬥消耗的費用。

    航母由於其自身的特點還不可能單獨使用,而必須與巡洋艦、驅逐艦或護衛艦及潛艇等艦隻組成航母作戰編隊活動於海上,再加上各種艦載飛機和武器系統等,其訓練和建造費真是巨大。二是保養與訓練費用高。航母的壽命一般為30年,但每5年就要改裝一次,特別是要不斷更新艦載機。僅“福萊斯特”號一次改裝就花費了5.82億美元,而1959年“小鷹”號改裝時竟花費了兩倍的建造費。如果在使用30年後要進行延齡工程,每艘還得花費7億美元。

    此外,航母戰鬥群還要有維修和訓練休整的時間,航母除燃油、彈藥消耗量大外,彈射器的消耗對航母維持作戰能力的影響也很大。航母作戰編隊通常3—58天進行一次戰鬥補給,每艘艦每次約需幾個小時。估計,每艘一年運行費達3億美元,不算彈藥和飛機。有人計算,在航母股役30年中,需要300—400億美元訓練費。長此以往下去,美軍真是承擔不起。

  2. 航母並非天下無敵、無懈可擊,其面臨的“克星”越來越多,生存能力面臨新的威脅。

    目前,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認為,在未來25年內,美國的潛在敵人將學會如何發現美國航母,並且用一連串鐳射制導武器將其擊沈。這充分證明了航母並非沒有“軟肋”,它的弱點十分突出,完全可以找到對付它的辦法。

    主要弱點是:航母作戰編隊陣容龐大,雷達反射體多,行動難以隱蔽;航母的作戰能力會隨自然條件的惡化而降低,特別是夜暗和複雜氣象條件下載機不能升空;航母作戰編隊物資消耗量大,在進行海上補給時,其防禦能力明顯降低;航母的反潛能力和反水雷能力較差,一些設施尤其是飛行甲板遭毀壞後,將使戰鬥力嚴重受損;航母作戰編隊防空存有漏洞。隨著高新技術廣泛應用於潛艇、水雷、反艦導彈,使得潛艇對航母的威脅有增無減,水雷對航母造成損傷和威懾增大,反艦導彈成為航母的克星。

    目前,俄軍裝備的“日炙”SS-N-22超音速反艦導彈則代表了當今反艦導彈發展的最高水準,是目前世界上惟一服役的超音速、超視距、超低空掠海飛行的反艦導彈,這種導彈連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海軍艦隊都害怕三分。該導彈TMD攔不住,航空母艦也不好防,甚至該導彈有“航母克星”之說。

    此外,不少沒有航母的國家,現已研究出了一些打擊航母的戰法:如實施電子戰,打掉航母上的預警機或實施有效的電子對抗,就會使航母作戰大隊的電子進攻能力大大下降,電子防禦縱深明顯縮小;採取各種電子欺騙、佯動措施,或裝載各種干擾機部署到航母作戰編隊或預警機附近,對其實施雜訊壓制干擾,就會使航母作戰編隊內指揮、控制和通信能力降低;導彈突襲,針對航母對低空來襲導彈的防禦能力差特點,採取導彈多方向、全方位攻擊戰法,造成萬箭齊發之勢,就會將其摧毀;空中突擊,利用航母進行海上補給時,或航母艦載機放飛和回收時,或夜間能夠完成起降的飛行員數量少,甲板彈射、回收飛機的時間要比白天長的時機,利用轟炸機或殲擊轟炸機挂載遠端空艦導彈,突然從各個方向連續不斷地向航母發起導彈攻擊,就會將其摧毀;彈道導彈攻擊,當敵方航空母艦作戰群距離較遠,一般武器難以奏效時,使用彈道導彈進行超遠攻擊將其摧毀;打擊補給,航母在接受海上補給時,其機動和艦載機起降受到一定限制,不利於組織有效的對空防禦且補給編隊的加入,會使航母作戰大隊的雷達反射體更多,更容易被對方探測發現,易遭對方潛艇攻擊。

  3. 大型航母將退二線,小型航母將走俏,新型航母應運而生。

    航空母艦雖然具有強大威懾力,但缺點也不少,不要說它的龐大體形等於是一個巨型的箭靶,就是補給也十分不容易,因此,美國雖有12艘航母,可從未全部同一時間執勤,每次最多只有3艘同時出動。

    針對航母的弱點和耗費大的特點,布希的戰略顧問馬歇爾正考慮縮減現役母艦數目,更重要的是放棄現時的超級母艦,改而建造較小型和靈活的母艦。美國前海軍部長丹齊克也曾建議把現時的母艦載員由接近六千人減至四千,以減少母艦遇襲的傷亡。

    照美國海軍的設想,美軍將改建成更小、更難被敵方瞄準的小型航母,如CVN77、CVNX1和CVNX2。主要特點是:將繼續使用核動力,但對核反應爐可以進行重新設計,以簡化工作程式,減少人員配置;將是一種大甲板航母,具有承載75架戰鬥機的能力;採用新的彈射技術在甲板上起飛和降落飛機,使航母能拋棄傳統的飛機起降方法,從而使航母的設計更具靈活性;採用與現在不同的新的推進系統,它包括一種使用核燃和其他能量形式的複合推進系統;採用先進製造工藝降低艦艇的信號特徵;裝備先進通信及自動化系統,減少人力,便於操縱。

    隨著建造新型航母技術的發展,未來將出現以下幾種航母。

    1. 直升機母艦。它是一種以艦載直升機為主要作戰武器的大型水面艦艇。由於這種艦艇可用於遂行作戰指揮、反潛、反艦、兩栖突擊、海空控制、巡邏警戒乃至後勤支援等多種作戰任務,因而頗受一些國家的重視,得到廣泛使用。英國是一個建造和使用直升機母艦的傳統國家,二戰後曾建造有“洛福坦”號、“大西洋運送者”號、“百眼巨人”號等各類直升機母艦。歷經6年緊張施工,現已下水的“海洋”號(OCEAN,代號L12)是世界上最新型的直升機母艦。
    2. 小型航母。它主要停降垂直、短距起降飛機和直升機。由於這種航母可通過分設於艦舷側的起重機吊釣進行空中放飛與收回飛機。故大大減少了飛機跑道長度。小型航母機動靈活,體積小,便於隱蔽,航速可達35節,可載30多架飛機左右。
    3. 隱形航母。由於航母目標大,易被敵方發現和攻擊,未來航母將向隱形化發展。如對航母水上部分外形做得光滑圓順,消除直角和尖棱角。在艦體表面塗上吸收雷達波的塗料等等,從而造成敵方雷達接收不到回波信號,達到隱形效果。

魏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