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的反智傳統及其影響

美軍的反智傳統及其影響包括:
  1. 傳統上反智的偏見始終深植在美國軍方的思維中,即使現已邁入資訊至上的時代,軍中的反智思潮仍然未變。例如五角大廈最高機密智庫成員之一的某位陸戰隊司令就曾抱怨,美軍高層有太多「知識分子」,但是軍中並不需要這些知識分子,而是擅長打仗且不願浪費時間和政客周旋的「老槍手」。
  2. 即便是智商高達一七零,擁有工科碩士學位,兼具人文素養、才華洋溢,年輕時即曾在數所大專院校兼課,經常被其西點軍校同儕稱為「愛因斯坦」的史瓦茲科夫上將在波灣戰後所發表的自傳中,回顧其軍旅生涯時,就刻意語帶尖酸地稱其前任旅長是「國王人馬」,而且還是個經常在軍事雜誌上投稿的多產「作家」。1920年時,艾森豪在美軍「步兵雜誌」(Infantry Journal)上發表戰車的未來潛力看法後,即遭告誡其觀念不但錯誤而且很危險,此後艾氏因唯恐遭軍法審判就不再發表有違步兵準則的著作。但1954年艾森豪問鼎美國總統寶座成功後,卻刻意迎合軍中的反智文化,直指軍中充斥太多說的比需要知道的還要多的知識分子。無怪乎早在三十年前,就有某位陸軍將領直言,美國陸軍絕不可能出現類似克勞塞維茨這樣有能力寫出經典鉅著「戰爭論」的人才,因為美國陸軍軍官沒有時間思考,而且軍中也不鼓勵創造性思考。
  3. 去(2001)年五月布希總統向美國海軍官校畢業生致詞時,在期許美軍軍官團能心懷革新精神之餘,還抨擊軍方老舊的官僚心態戕害了廿一世紀所需的創造力和企業精神。國防部長倫斯斐也期許所有美軍軍官要具備領導者的人格和智慧。不過這兩人的呼籲並沒有激起廣大的迴響,因為美國陸軍一直受限於吹毛求疵式的管理模式,而且晉升制度也完全取決於官僚體制的需求,具備豐富的部隊經歷才是當前升遷制度下的寵兒,這不但由來已久而且是公認的事實。不過回顧歷史卻可發現,毫無第一次世界大戰參戰經驗的布萊德雷和艾森豪,並無損其日後成為傑出將領;而鮮有部隊經驗的馬歇爾,也無損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傑出的運籌帷幄能力。
  4. 當前在美國陸軍中的高層將領都是極為傳統的軍人,一心一意地追求指揮職或是可增加指揮資歷的職位,除此之外別無他想。直到位高權重的他們仍以傳統模式主導事務時,才須咬緊牙根學習創新優質的解決方法,或是才體認到新觀念的時代早已來臨。陸軍主張具有行動力係戰鬥指揮官最佳的典範固然毋庸置疑,但是將軍中知識分子斷然劃歸為不具行動力,而且不適任高階指揮官就大錯特錯了!
  5. 美國陸軍實在應體認許多多才多藝的軍官其實是兼具行動家和思想家的特質,而且陸軍對於具有思想家特質的軍官之需求更遠甚於行動家。有識之士不只在軍中,甚至在各行各業裡都是極為重要的。陸軍若是排斥有創見的思考者,因而自絕於創新見解之外,進而喪失持續自我提升新知的工具,有朝一日終將慘遭明智且迅速採用快速變遷的戰爭藝術和科學的敵人所擊敗。

美國陸軍月刊(20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