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

前言

孫武生平與孫子兵法簡介

孫子,又稱吳孫子、孫子兵法,為我國春秋末期的大軍事學家孫武所著。此書約成於二千五百年前,是中外現存最早的軍事理論著作。

孫武生活在春秋後期(公元前五四五年至公元前四七五年),正是社會大變革、大動盪的春秋末期。作為中國古代流傳下來最早而又保存得比較的軍事著作,它的產生並不是偶然的,從整個社會的背景及子孫武個人的因素來看,這部內容精深,文字雄勁的著作,對於我們全面了解這部包含豐富軍事思想,而又涉及、經濟、文化、外交、管理、法律、、經營等等方面,獨具一格的思想體系著作,無疑有重要的意義。這部典籍,不僅成書年代久遠,而且體大思精,內涵豐富,辭如珠玉。它所表達的思想理論,既具有輝煌的軍事學術價值,也具有哲學、文學、管理學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乃至對於政治、經濟事業還有著一定的指導意義。因此,孫子兵法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佔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作為一部兵法書,孫子以其整體結構中,卓越的命題、精闢的論述、深邃的原理,被世界公認為成就最高的古典兵學體糸之一,它那富於哲理的戰略策略思想,至今仍在人類社會保存著強盛的生命力。這部著作對後世產生的深遠影響,早已跨越時空,超出國度,而不可估量。當今,繼承這份歷史遺產,認真汲取其中的精神文化養分,首先是我們民族自己的需要,而弘揚這份歷史遺產,充分發掘蘊藏在其中的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理所當然,也首先是我們民族自己的責任。

依據現存文獻,孫武的事蹟始見於戰國諸子書。如戰國中期─尉繚子、制談說:「有提三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武子也。」這是對孫武在吳破楚入郢之戰中功績的讚揚。具體戰事,在左傳•定公四年所記可作佐證。在此次戰爭中,吳國國君闔閭用孫武為主將,經過五個戰鬥步驟,包括著名的柏舉決戰,以三萬兵力擊破二十萬楚軍,攻陷楚國國都郢。

所以兵家尉繚子讚道:「有統率三萬軍隊而天下無敵的,是誰呢?是孫武。」。戰國子書提及孫武事蹟的,還有旬子、韓非子和呂氏春秋等數種。在韓非子五蠹篇中這樣說:「境內皆言兵,藏孫吳之書者,家有之。」,文中以孫武先於戰國初軍事家吳起之前,說明孫、吳兩人存在的時間先後。綜合諸子之言,也可知孫武的文武兼備,他所著兵書早已為私家藏有,歷史上,孫武是第一位既馳騁於疆場,而又能垂著篇籍的大軍事學家。

再須留意的是,戰國時人對孫武兵書的利用,還超出了軍事範圍,而滲入到從政、經商和行醫等領域。當時,作為第一部系統總結我國醫學理論的專著「黃帝內經」,其中靈樞篇引述伯高語:「兵法──無迎逢逢之氣,無擊堂堂之陳。」此語即源自孫子兵法軍爭篇內:「無邀正正之旗,無擊堂堂之陳」句。可知孫子兵法的原則原理,很早被應用於醫學觀點的闡發方面。在商業貿易方面,以戰國初大治生家白圭為例,此人稱道孫武的「權變」思想,用以在經營上「趨時若猛獸、摯鳥之發」;有關他樂觀時變而得經營之法的情況,為後來的史記貨殖列傳中所轉述。至於孫子兵法怎樣被用到政治領域,另有戰國策等史籍中的一些提示可考查。延至秦亡以後,兩漢諸子與史志記載的孫武事蹟,則較戰國之時詳明了許多。,吳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論,論其行事所施設者。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贊語,就是說,西漢之世,孫、吳兵書很流行,用不著介紹,可是孫、吳已非近世之人,其行事當須介紹了。

第一節生平與簡介

壹、孫子的生平簡介

 孫武,字長卿,本是陳國厲公的公子陳完的後裔,出生於春秋末期齊國安樂(令山東惠民),約與孔子同期。其祖先上世為齊國武將。

西元前六七二年,陳國發生內亂,陳完逃奔到齊國。此值齊桓公之時,陳完被任為「工正」,管理百工之事,並以食邑改姓田氏。田氏幾代以後,其家族爭取民心,民眾「歸之如流水」。由於順應當時社會經濟關係的變革,田氏逐漸成為齊國新興勢力的主要代表。在齊景公時,田完的五世孫輩田書,是一位善戰的將領,因攻打莒國有功,被新封食邑於樂安(今山東省惠民縣境內),又被賜姓孫氏,而與田氏分立門戶,他就是孫武的祖父。孫書率齊軍伐莒之事,可對照左傳•昭公十九年所記,時間在西元前五二三年。是年,孫武隨祖父遷居樂安,當為二十歲上下的青年。依此推算,孫武的生年約在西元前六世紀四十年代初。後來孫武以兵法見吳王之時,他正當三十歲左右的「而立」之年。這個年齡,與當時的孔子比照,約睌十年。又依文獻資料,孫武的父親孫馮,在齊國正式任為卿。很清楚,孫武出身在一個祖為名將、父為顯貴的門庭。這對於他自幼接觸文化典籍,耳濡目染用兵謀略,乃至日後總結戰爭經驗,無疑是提供了便利的家境條件。

從司馬遷的史記開始,到劉向著新序等書,再到東漢班固的漢書、王符的潛夫論,以及越絕書、吳越春秋等書,這些著述對於孫武的行蹤,作出了較多的披露。司馬遷首次為孫武立傳,明確記述其生平事蹟。在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載:「孫子武者,齊人也。以兵法見於吳王闔閭。闔閭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很清楚,孫武是齊國人,著有兵法,後出奔到吳國,晉見吳王闔閭,進呈兵法十三篇。史記中還提及,孫武在吳國為客將,協助吳王向西面破楚入郢,又威震齊、晉於北面,建立了赫赫戰功。這些情況,除孫子本傳外,又有吳太伯世家、伍子胥列傳和律書等可作參照。

然而,孫武長大後,卻由齊奔吳了。考查其中原因,情況較為複雜。春秋末年,齊國和其他黃河中下游流域的中原國家,不僅國與國之間兼併鬥爭激烈,而且在諸侯國內部卿大夫之間也是如此。年輕的孫武身歷其亂,這是引起他反感的重要因素。不過,促使孫武出奔的直接動因,可能是發生在齊景公三十年(西元前五一八年)的司馬穰苴之死事件。司馬穰苴也是陳完之後,改姓田氏。田氏後世追論的司馬法,即含有穰苴用兵之法部分。當時他以顯著戰功任為大司馬,在軍界有殊榮。可是一旦穰苴遭到讒害,即被景公解職而猝死(史記•司馬穰苴列傳),成了卿大夫之間傾軋鬥爭的一個犧牲品。這件事,使孫武對齊國局勢感到失望,他終於作出了遠奔決定。由此舉可知孫武的品格和抱負,他投奔到被稱為「蠻夷」之邦但是國勢漸盛的吳國,也符合其品格和抱負。

西元前五三二年,孫武與其家人避亂於吳國(今江蘇中南部一帶),乃在吳都姑蘇(今蘇州)附近隱居,躬耕壟畝,從事研究並擷取春秋二百餘年之戰爭經驗及教訓而著成兵法十三篇。在這期間結識了本為楚國亡臣的伍子胥,因有同樣的際遇而結為知交;時值春秋末年,中原地區為大國齊、晉把持,偏安於東南隅的吳國,在吳王闔閭當政後躍躍欲試,也想爭霸中原,但直接妨礙他的絆腳石是楚國。闔閭秣馬厲兵之同時,卻為缺乏領兵元帥所苦。避難吳國的楚國大臣伍員(子胥),一心想滅楚以報父兄之仇,乃有七次極力保薦自己好友孫武於吳王。(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在孫子本傳中,有一個富於戲劇性的故事。說的是孫武向吳王陳述兵法之後,吳王請孫武以兵法試練宮女。演練的宮女分成兩隊,由吳王的兩個寵姬分任隊長。孫武在操練前三令五申,操練中又三令五申,可是宮女們照樣嘻嘻哈哈,並不聽從指揮。於是孫武說:「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既已明而不知法者,吏士之罪也。」孫武為嚴明軍紀,要斬殺兩個隊長。吳王傳令,請孫武不要斬自己的愛姬。孫武認為「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斷然把吳王的兩個寵姬斬了。演練重新開始,宮女們都規規矩矩,沒有人敢出聲。陳列操練得整整齊齊,孫武遂向吳王覆命。由此可知,孫武是主張和堅持以法治軍的。

上面的故事,與現今考古發現的銀雀山漢墓竹簡(見吳王)佚文內容相吻合,因而有所依據,並非虛妄之談。重要的是,司馬遷記載的孫子十三篇及孫武以十三篇見吳王之事,在出土漢簡中也得到了印證。聯繫春秋時代約三百年的歷史背景來看,那時諸侯爭霸、列國兼併以及華夏族與戎狄部落之間引發的大小戰爭,多達四百八十餘次,在這樣的形勢下,必然是不斷地有人逐步綜合軍事經驗。可以肯定,孫武正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總結了春秋以來戰爭經驗和規律。

第二節重要戰役概述

西元前五一二年,孫武當了吳國的將軍,便建議先向外「標榜和平」政策,以便對內修明內政,並做動員作戰的準備,另一面派人疏導杭州到洪澤的運河,以作長遠的戰爭計畫。孫武更利用修導運河完工的機會武裝民工,先後編組了三個軍的兵力,伺機奇襲徐國,用快速的軍事行動滅了鍾吾國;更用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轉兵舒城,殺了吳國叛臣掩餘、燭庸二人,任務完成後,隨即回軍國內,繼續標榜和平,同時暗中編練新軍。

春秋末期,晉、楚爭霸的局面下,吳國與晉國聯盟,於江淮流域同楚國展開了長時間爭戰。到吳王闔閭即位之前,吳楚爭戰已歷五代君主,達六十餘年。闔閭即位之初,楚國力量雖然削減,但雙方的實力對比仍為楚強吳弱,而且楚國還與一些鄰接的小國結交。孫武勸說吳王不要急著攻打郢城,正是出於戰略上的考慮。他認為,長期來軍民疲憊,攻郢條件不成熟,需要積蓄力量,等待出戰時機。吳王接受了孫武的建議,並與伍子胥商定了「疲楚」、「誤楚」的策略。此後幾年裡,吳國組織分支部隊,採取「彼出則我歸,彼歸則我復出」(左傳•昭公三十年)的戰法,對楚國的邊境輪番進行襲擾,以調動和消耗楚軍。同時,吳國用孫武的「伐交」謀略,策動桐國叛楚,並著手爭取楚的另外兩個屬國唐、蔡。

西元前五一一年,孫武親率第一軍攻楚,奇襲楚邑六(今安徵省六和縣)、潛(今安徵省潛山縣)而回,等到楚軍趕來救援時,吳兵早己退了。

西元前五一0年秋天,孫武又帶第二軍後攻取六、潛二邑,楚軍追趕不及,便捨了兩邑而去。

西元前五0九年,楚令尹(相當於相國)囊瓦,率領水陸大軍十餘萬伐吳,企圖報復失去六、潛二邑的奇恥大辱,大軍沿江而下,聲勢頗為壯大。而孫武只率領了第三軍在潛山一帶預先埋伏,擊敗了楚前軍,再乘虛直攻囊瓦中軍於大別山南麓,大破楚軍,取楚之居巢而歸。但孫武郤將六、潛兩邑歸還了楚國,以獲得與楚人保境相安了三年,也鬆懈了楚軍的軍心、士氣。

西元前五0六年,吳王利用楚軍攻伐蔡國之機會,決定以救「蔡國」名義大舉攻楚,實施遠距離,戰略襲擊的作戰方針,由吳王閭闔親自出馬,率領主力三萬餘人,聯合唐、蔡等小國,由運河入淮。當吳進軍州來,孫武下令全軍盡捨舟船於淮汭,大軍上陸,沿淮水兩岸西行,以騎兵在前,戰車在後,直向蔡都新息以南前進。並繼續攻取了楚的大隧、直轅、冥阨三地,深入楚國腹地,屯兵雍噬,準備橫渡漢水。其後,楚、吳二國大軍在漢水一帶劇戰。最後經五戰五勝,孫武以大軍圍攻楚的郢都及南城,並引了沮水的支流漳江水,灌進入楚國的郢都,順利的佔領郢的都城。楚郢都陷落,楚昭王熊王逃到隨國,派楚大臣申包胥乞求救兵於秦國。秦出兵救楚,吳軍及時撤離了郢城。

孫武自破楚歸來後的活動去向,所見史料雖然不夠詳明,但並非無法鉤稽其大致情況。史記中孫子傳已說,吳破楚以後,又「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子與有力焉」。在闔閭對中原用兵,威震齊、晉,以致名聲顯揚於諸侯列國的爭戰過程中,孫武也是出大力的。西元前四九六年,闔閭在同越國作戰中戰死。吳王夫差即位二年,吳軍又在夫椒地方與越師遭遇,交戰於太湖流域。依越絕書所記,吳軍在孫武、伍子胥的策劃下,是以布置「詐兵」而戰敗越人的。越師南撤,吳軍緊追不捨,追到錢塘江邊,再用「奇謀」把越人打得「潰墜」。越王句踐領五千甲士逃回會稽山上,遂向吳國求和。

西元前四八四年,在艾陵(今山東萊蕪縣東)重創齊軍,同時孫武的知友伍子胥被聽信讒言的夫差誅殺了,這也給孫武的晚年蒙上了陰影。

西元前四八二年,吳王夫差與晉、魯黃池(今河南封丘)會盟,吳王爭為盟主,吳國終於實現了霸主夢想。但越王句踐卻趁此機會攻破吳都。此後十數年,吳、越兩國爭伐不已。

西元前四八0年,孫武因憂國憂民,不得志而去世,葬於吳都郊外。據越絕書•記吳地傳稱:「巫門外大冢,吳王客將孫武冢也,去縣十里。」可知孫武死後葬於吳都郊外。西元前四七三年,越遣西施用美人計滅吳。

孫武的卓越戰功,現存的史書語焉不詳,他後來的結局以及卒年月日也無從查考。雖然他在歸隱之時有新的著作,「漢書「上記載:「吳孫子兵法八十二篇,圖九卷。」,鄭注周禮引有孫子八陣圖,「太平御覽」引有孫子兵法雜占,「隋書」經籍志載有吳孫牝八陣圖一卷及孫子戰鬥六甲兵法一卷,「新唐書」藝文志載有孫子三十二壘經一卷,其他如「通志」、「太平御覽」、「文選」注中,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孫子兵法的伕文。不過這些著述都只有書名而已,內容都已失傳了,以致於不能肯定是不是孫武寫的,更無從知道是不是孫武在隱居後的新研究,不過就孫子這樣一個兵學大宗師來說,歸隱之後是決不會放棄他的研究的,而且他在經歷破楚入郢的大戰後,必然有一些新的發現,筆之於書是極為可能的事。

第三節孫子兵法十三篇之精義

孫子兵法一書的完成,除了社會歷史的原因之外,孫子個人的條件也是一個重要方面,從孫子兵法的豐富內容可以看到,孫子不僅具有極高的軍事素養,而且掌握了許多方面的知識,如:政治知識、哲學知識、天文氣象知識、地理知識、心理知識、經濟學知識、歷史知識、文學語言知識、運籌學知識和控制論的知識等等;在軍事理論的各方面,包括軍事思想、武裝力量的建設、軍事地理、軍事學術等門類的知識。從具體學科看,它包括了軍事哲學、建軍指導思想、作戰指導思想、戰略學、戰略學、軍事預測學、軍事情報學、軍事人才學、戰爭動員學、軍事後勤學、軍事地形學等學科的知識。

孫武之所以偉大,集中表現於他撰寫的兵法著作「孫子兵法」上。孫子兵法又稱「吳孫子兵法」、「孫子」,是世界上公認的現存最古老的軍事理論著作。據漢書•藝文志•兵書略著錄,春秋時期的兵書,尚有范蠡二篇、大夫種二篇、楚兵法七篇、師曠八篇、萇弘十五篇、鮑子兵法十篇、伍子胥水戰兵法十篇,這些兵書著作已全部亡佚,而只有孫武的孫子十三篇尚保存完好,按照優存劣汰的原則,它自然是春秋及其以前兵法著作中最優秀者。本書講的都是如何制勝敵人的戰略戰術,全書構成一個嚴密的體系,茲簡述如下:

第一篇(始)計:

為孫武的戰爭和戰略思想總綱,說明他對戰爭的看法和態度;並提示在未戰之前,預判勝負的五項要素和七個基本條件,以此作為分析、比較敵對雙方勝算和制定謀略的依據,所以勝負可以在戰前預見,同時強調不可冒險發動沒有勝利把握的戰爭;戰略上運用詭詐方法,欺敵殺敵;攻勢重點應指向敵之「無備」與「不意」。本篇重點在「慎戰」,講的是國家的長久大計,提出了「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的思想,分析了決定戰爭勝負的基本條件,並提出了「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的軍事名言。

第二篇作戰:

以戰爭的成本觀念,主張一次兵事行動只能一次動員,並須速戰速決,不可曠日持久,以避免軍旅的後勤補給形成的困擾;同時也提示「因糧於敵」和「勝敵益強」的方法,以收「以戰養戰」的效果。本篇重點在「速勝」。從戰爭對人力、物力和財力的依賴關係出發,著重論述「兵貴勝,不貴久」的速勝的思想。

第三篇謀攻:

主要在說明沒有戰場的戰鬥行為,倡導以最低代價,贏得最大戰果的理想,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運用謀略的方法和外交的手段,使敵人整個國家和軍隊完整無缺的接受我的意志,也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用兵的最高明境界。強調「全爭天下」和「兵不頓(疲倦勞累),而利可全」。本篇重點在「全勝」。主要論述謀劃進攻的策略,強調以謀勝敵,揭示「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軍事規律。

第四篇(軍)形:

說明攻、守勢作戰原則,提示增大勝算的法則,運用「度、量、數、稱、勝」五種思維要項和程序,形成軍事優勢。特別是在政治、軍事、經濟、精神各方面,應完成充分的準備,奠定絕對優勢之基礎。同時應加強備戰,力求在戰爭準備和戰略態勢上,能制敵機先,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本篇重點為「先勝」,即從敵我軍備形勢的觀點,論述軍隊作戰首先要使自己先立於不敗之地,然後尋求敵人的可乘之隙,以壓倒性的優勢,打擊敵人,達到「先求自保而全勝」的目的。

第五篇(兵)勢:

說明「勢」的運用,編制、陣法、指揮、組織等為發揮「奇正虛實」以制勝之工具。尤其將「奇正」作循環無窮配合運用;其次須運用軍隊運動的兵勢;要「勢險、節短」。本篇重點在「出奇致勝」,主要論述在軍事實力的基礎上,發揮將帥的指揮才能,造成和利用有利態勢,出奇制勝地打擊敵人。

第六篇虛實:

從時、空因素的掌握,提示勞與逸的關係,強調爭取和掌握主動的重要。其論虛實的有形無形戰法,主張避守擊虛的「致人而不致於人」。本篇重點在「因敵致勝」,論述在作戰指導上必須「避實而擊虛「,「因敵而制勝」,主動而靈活的爭取戰爭的勝利。

第七篇軍爭:

論會戰指導問題,如作戰運動,分合變化,治氣治力,防敗八戒等,但其立論重點則在「以迂為直」、「以患為利」和「後發先至」。。本篇重點在「以智取勝」,論述敵我雙方主力軍的正規作戰,這是全卷十三篇的中心篇。孫子在這篇中論述了如何先敵獲取制勝的條件,取得有利的作戰地位問題,並提出了「避其銳氣,擊其惰歸」的著名軍事原則。

第八篇九變:

論述說明將帥指揮軍旅應注意之事項,負作戰成敗之重任,應考慮各種狀況,做成適當的判斷。對各種地形之利用要領,在某些情況下,可以權宜區處,不必拘泥常規;考慮問題,必須兼顧利害兩方面;指出為將者五種危險性格和作風及其不利後果。本篇重點為「應變」論述根據情況,靈活運用原則的問題,強調要考慮變通的方法,要兼顧利害,有備無患,窮極變通。

第九篇行軍:

敘述每一士兵與軍官最基本應知的陣中知識、各種特殊地形,行軍作戰的要領,根據卅三種徵候,判斷敵情的方法。本篇重點在「善慮」。並將行軍與作戰合而為一,並提出了「令之以文,齊之以武」的治軍思想。

第十篇地形:

論述將領治軍應知的事項,如特殊地形中的作戰要領、敗兵的意義;將領本身所負之重大責任。本篇重點在「將道」。將帥要重視對地形的研究和運用,軍旅平素的教導訓練等。

第十一篇九地:

提示作戰地區的分類,對於不同地理形勢,應有不同的用兵要領。本篇重點在「齊一」及如何讓軍隊適應不同作戰地區用兵,並闡述了「兵之情主速」、「並敵一向,千里殺將」等問題。

第十二篇火攻:

敘述火攻種類、條件、實施方法和要領。同時再次強調慎戰思想,以及贏得戰爭勝利後,應該做好保持有利戰果的作為。本篇重點在「利動」。火攻是一種速戰速決的代表性戰法,而且有著劇烈的攻擊力,由於它有毀滅人力、物力、財力的致命弱點,所以對於明君賢將,應慎之又慎,提出「主不可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的慎戰思想。

第十三篇用間:

由戰爭成本觀念,強調運用間謀蒐集情報達成知敵察敵的目的的重要性,蒐集情報的正確方法,並提示間謀的種類與運用要領。本篇重點在「先知」,先知敵情是「不可取於鬼神」、「必取於人」的具體作法。

孫子兵法十三篇的著眼是由戰前和平時期的戰備整備,講到戰時的運籌帷幄,用兵作戰,到戰後處理,循著他的謀劃佈局,從中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完整、嚴密的結構。孫子兵法是一部研究戰爭全局、提出一般戰略思想的著作,它在總結指導戰爭的最普遍規律上,作了統覽全局的系統分析。結構嚴謹,內容充實,有理有據,章法合一,軍事作戰不僅僅是軍備的競賽,還是敵我雙方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綜合實力的較量;對於戰爭,要採取嚴肅、認真、慎重的態度,力求在實力的基礎上以智謀取勝,而不是簡單的以力抗衡。

第四節兵法之版本源流

一部約成於二千五百年前的孫子兵法乙書,是怎樣流傳至今的呢?這關係到它的版本源流問題,需要在此略為交代。

前文述及,西漢中期以前孫子兵法十三篇已廣為流傳。到了漢成帝時,經過劉向「任宏校訂」,此書分為三卷,並定名吳孫子這個校本,有可能即是將十三篇於校勘後析為三卷,並不牽涉孫子其他遺文。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兵權謀家)中,則著錄吳孫子八十二篇,圖九卷。考其緣由,(漢書•藝文志)源於劉向之子劉歆(七略),而(七略)雖出自劉向校書後所作(敘錄)、(別錄),但它在總括群書時,是採取以「人類書」方法著錄的。就是說,孫子兵法原書為十三篇,後由於「以人類書」,增錄了如孫武與吳王問答以及八陣圖等篇卷。這些篇卷在當時存世,其中不免有續孫子的成分,但也可能有十三篇以外的孫武遺文,故加以著錄不能說全無根據。重要的是,其間的沿革並沒有影響孫子兵法本文的保存,相反是經過西漢校書,十三篇流傳的條件更為有利。

吳孫子之稱,當意在有別於齊孫子。據史記載:「孫武既死,後百餘歲,有孫臏。臏生阿、鄄之間,臏亦孫武之後世子孫也。孫武的後代孫臏,也是一位軍事學家,主要活動在戰國中期田齊威王之時,他所作兵法稱齊孫子,同樣為(漢書•藝文志)著錄。這部孫臏兵法自東漢末年失傳,以致其書的存在成為一樁歷史懸案,而與孫武之書發生了糾葛。直至一九七二年,銀雀山漢墓竹簡•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同時出土,證實歷史上孫武、孫臏各有其人,各有兵書傳世,才得取基本了結此案。

銀雀山漢墓竹簡本─孫子兵法,是今天所能見到的該書最早版本。此簡本先於劉向(敘錄)百餘年,先於班固(漢志)二百餘年。它的發掘出土,對考察古本與今本的源流沿革是相當重要的。

這裡要說到,距著錄吳孫子的漢志成書後六十餘年,東漢末曹操恢復了十三篇原型。曹操的孫子略解,一般稱曹注孫子,是孫武之書的最早注釋本。其自序稱:「吾觀兵書戰策多矣,孫武所著深矣。」。曹操當有條件獲得孫子兵法佳本,他所注的十三篇底本為三卷本,很可能即是劉向、任宏的校訂本。原書經曹操再校,始有注解。此外,曹操另編有孫子兵法續卷,以顯示與十三篇的區別,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即十三篇與那些「文煩富」、「失旨要」的部分相區別。自曹操注釋孫子後,傳世諸本相沿為十三篇,而不在此列的其他篇卷,大多於唐代以後佚失。這些佚失書目,可見於隋書•經籍志和唐書•藝文志中著錄。現今考古 發現的銀雀山漢簡本孫子兵法,由整理者分設了下編,而收有這類佚文五篇。

唐、宋時期,原曹注單行本漸不傳,然而由於注家蜂起,出現了各家單注本,更出現了多種集注本及合刻本,曹注則見在集注、合刻本內。其中,有流傳至今的三種宋代本子,最有值得重視的版本之善。

一、宋刊本(十一家注孫子)。

宋吉天保輯,吉氏生卒里藉不詳。此本可能初刻於南宋高宗紹興年間、再刻於孝宗乾道年間,為十家注傳本糸統的母本。今存有其刻本三 部,即上海圖書館藏本一部,北京圖書館藏足本一部和殘本一部。

二、宋刊本(武經七書•孫子)。

原為清代陸氏皕宋樓藏書,現藏日本 岩崎氏靜嘉堂文庫。(武經七書)係北宋神宗元豐年間頒定合刊的七 部武學經典,其收錄的孫子兵法,僅採用曹操注,自此後產生該武經糸統的各傳本。今存見宋本為一種白文本,刻於南宋孝宗、光宗年間。

三、影宋本(魏武帝注孫子)。

此本當來源於北宋元豐年間所頒(武經七書)中帶有曹注的孫子兵法。原本為南宋孝宗時所刻,現已下落不 明。影摹本收在清人孫星衍(平津館叢書)之(孫吳司馬法)內。

以上所述,止於宋本。宋代以後,孫子兵法書版本眾多,大體上都屬於武經七書和十家注這兩大傳本糸統,也有從經過合刊的曹注輯本演化而來的。在此無須開列更多書目,已足以明瞭這部兵法書的流傳梗概。必須指出,歷代在傳寫、刊刻此書的過程中,文字上有程度不等的失誤處,這是難免的事情。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傳本孫子兵法,已經不能盡合其原貌了。因此,這部約六千字的十三篇兵法,到目前仍存在一個校勘問題。

在我國,孫子兵法又有滿文、西夏文等多種少數民族文字本。這類本子中,以西夏文本存世最早,現藏俄羅斯,我國臺灣(書目季刊)第十五卷第二期載有此本影印件。另外,孫子兵法書還有它的藝術版本,出現了象牙微雕、麻織壁掛等版本形式,很能說明人們對此書的熱愛,也反映這部著作流傳的普及情況。孫子兵法乙書在國外,也早已有流傳。西元八世紀時首先傳入日本,其次為西元十五世紀傳入朝鮮。此書的西傳,則起於西元十八世紀法文譯本,後相繼有俄、英、德、意、捷和希伯萊等十多種文字的譯本。留存在國外的漢文版本中,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所藏櫻田本。此本正文十三篇,為楷書字體白文,再依其避諱情況推斷,可知是一種唐代本。它的文本比較完整,能彌補唐人杜佑(通典)分散徵引(孫子)的缺憾,也為瞭解這部兵書從漢代古本到宋代今本的過渡形態提供了一個重要證據。櫻田本的價值不可低估,所以在此提及。

第五節思想體系

千百年來,(孫子)十三篇是以「兵經」、「第一部戰略學著作」之譽見稱於世的。這部著作,奠定了我國古典兵學的理論基礎。它所蘊含的思想精神,是優良而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意義上,我們列出以下幾黠,對於(孫子)書的思想體糸、理論內容及其學術成就,試作一個扼要而連貫的分析。

一、戰略指導思想

講到孫子是一部戰略學著作,這一點,我國古代學者早已有認識,近年來國外研究者也多有評述。戰略,係指導戰爭全局的總方略,屬於最高層次的軍事學術問題。歷史上,「戰略」一詞的直接使用,始於西晉司馬彪撰(戰略)一書。但戰略思想的形成發展,無疑是由孫子開先河的,它首次提出了明確的戰略概念──「廟算」。孫子的「廟算論」,具體地展現為「安國保民」的戰略目標、「五事七計」的全局運籌、「不戰屈敵」的止戰謀劃、「知彼知己」的作戰指揮 等方面的指導思想。孫子兵法開宗明義提出「廟算」這樣一個基本問題,提出戰爭是國家大事,應審慎考量,不可草率行事。在用兵之前,要探討決定戰爭勝負的基本條件,這就是「五事」、「七計」。

這裡的「五事」是講:道、天、地、將、法。所謂「道」:是指政治,是講戰爭的政治基礎。即民心的向背問題,要以清明的政治使得人民和國家、國君的思想一致。二是「天」:指的是天文氣象,即天氣的陰、晴、風、雨、晦、明和四季寒來暑往的季節變化,對戰爭的制約條件。三是「地」:指地利而言,包括地理形勢,戰爭地理環境的遠近、險易、廣狹,是否利於攻守或進退的自然條件。四是「將」:指將帥的專業才能和領導特質,五是「法」:指出軍隊的軍紀和素質體現出戰鬥力的水準高低,及軍隊組織編制,將帥的權責區分,物資的供應和管理制度等。孫子所列的「五事」,確是古代戰爭的最基本的因素,是決定戰爭勝負的基本條件。

要充分地運用這五個因素,還要從雙方的各種情況上進行分析、比較,這就是「七計」:「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根據這些,就可以預先研判誰勝誰負了。

孫子特別強調廟算:「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這裡指出:戰爭的決策人物必須在戰爭之前完成敵我雙方整體國力的分析與研判,從而首先把握住戰爭的全局,只有立足於戰爭的全局,其戰略決策才有正確可靠的基礎。

孫子兵法的結構是極其複雜,而又自成體系、內容豐富的一幅相互交織、相互聯繫的戰略軍事書卷。全書十三篇從各個方面,呈現出綜合連貫、前呼後應、左右對應、融匯於一的格局。我們從上述的結構圖示中可看出他的獨具一格的戰略、戰術構想。戰前準備、戰爭遂行、戰後處理,通過計謀、調動大規範的正規主力軍的戰爭,作戰的細節、臨陣擊敵的戰術技巧,一些特殊的戰鬥方法,以及軍隊的後勤工作,這些構成孫子極其豐富的軍事思想。孫子兵法十三篇既有相對的獨立性,又是一個完整的有機組成部分,各篇之間有一種嚴密的內在聯繫,對於我們認識其軍事思想的總體與部分有著重要意義。

二、戰略目標

戰爭,是目的性非常強的一種特殊社會活動。春秋時代,諸侯爭戰頻繁,列國局勢動盪。孫武從歷史經驗和親身體驗中,既看到戰爭在推動當時社會發展面的作用,也看到戰爭給民眾帶來的深重苦難,所以他把「安國保民」作為唯一的戰略目標。十三篇中的論述,既強調將帥要「唯民是保,而利合於主」的行動準則,又進而從戰略上概括了「安國全軍之道」的指導思想。這是一個根本的和平戰略目標,它的具體化,便是始終貫徹重戰、慎戰的用戰原則。重戰,即是重視戰爭,提高警惕,加強戒備,所取的態度是:「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慎戰,即開戰須慎重,要做到「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孫子認為,戰爭絕不是國君、將帥逞威洩憤的手段,也不是不顧後果地追求戰勝攻取,它只能為根本的戰略目的所制約、所規定。

由此可知孫子說「兵者,國之大事也」的用意,實在於重戰、慎戰的嚴肅性。他本著安國保民之道,深深顧及民眾的生死佚勞和國家的存亡安危,主張重戰而不許窮兵黷武,主張慎戰而不忘切實備戰。這裡,服從於戰略日標的「重」、「慎」兩者互為補充,構成一個完整的思想觀點。

三、戰略運籌

從對待戰爭的嚴肅態度出發,孫子提出了以「道」(治道)、「天」(天時)、「地」(地利)、「將」(將帥)、「法」(法制)五個要素為基礎的戰略運籌思想,並指出正確估計戰爭全局情況的七個依據,這可以簡稱為「五事」與「七計」。五事、七計的內涵一致,前者指決定戰爭勝負的基本因素,後者指制定戰略決策的根本依據,其旨意都在於提供一個統籌戰局的理論導向。

十三篇全書內容中,有關五事七計的論述展開得很充分,已深入到政治、經濟、軍事、外交,還有自然條件和人的精神因素等各個領域。諸項因素中,「道」列在首位。孫子說:「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亡政。」修明治道,確保法度,民心所歸,這是戰爭可望勝利的首要因素。此「道勝論」,屬於軍事學術史上的首倡,也屬於進步性質的政治思想。經濟因素,此書中亦屢有強調。不難理解,軍事實力的構成,是戰略實施的前提,那麼軍力的基礎又在於什麼呢?「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孫子明確地指出了軍力的基礎在於實際經濟狀況。他通過「度、量、數、稱、勝」等命題,周全地分析各種物質條件,從而古樸地提出了相當於今人所理解的綜合國力理論。

從政治、經濟到其他各項要素,孫子論述戰略運籌問題是全面而系統的。在理論上,他把諸戰略要素形成的合力,稱作「形」:又把合力的得當運用和有利發揮,稱作「勢」。「形」與「勢」,是高度概括的戰略範疇。「形」如同「積水於千仞之谿」,是戰略實施的內在潛力:「勢」則即「轉圓石於千仞之山」,是戰略實施的外部張力,兩者為統一體。

四、全勝戰略

孫子極重視「形」與「勢」,但是他並沒有單純認為軍事力量越強越好,而是主張顧及國力的有限發展軍力。按照十三篇的思想,戰略眼光應當放在爭取長遠的優勢上面,而那種消耗國力、折損兵力的攻堅戰,則是可能導致災難的下策。重要的是,與安國保民的總目標相聯繫,孫子提出要以「伐謀」為上策,也包括以「伐交」作為優先的決策,總結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全勝論」。這一理論,在軍事學術史上非常著名,被後世特別是當今時代的戰略研究者所推崇備至。

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全勝戰略,首先是體現著人道原則的政治主張。戰爭作為政治的繼續,自然具有政治屬性,要取得戰爭的最後勝利,是不能單純靠暴力手段的。這一點,十三篇中的表述並非停留在感性直觀上。歷史上,人們達到對「不戰而勝」的理性自覺,其源頭實發軔於孫子的謀略。孫子認為,只有突出「伐謀」、「伐交」在戰略決策中的優先地位,綜合運用政治「外交和武力威懾等鬥爭手段,迫使敵國放棄戰爭政策,迫使敵軍屈服歸順,把戰爭的破壞力減少到最低限度,才能「兵不頓,而利可全」,實現「自保而全勝」的大好局面。書中具體論述了一系列「屈諸侯」的「非戰」(非暴力)手段,指出以「謀攻之法」制止戰爭爆發,是比「百戰百勝」更高一籌的勝利。這種勝利,雖然一時「無奇、無名、無功」,但卻是決策者的最佳選擇和善戰者的最高標準。

全勝論,也關涉到縮短戰爭過程的「連勝」要求。孫子反對戰爭曠日持久「久拖不決,而提倡縮短實戰進程的速戰速決思想。他把這一軍事主張,用在對進攻作戰的指導方面,既從屬於安國保民的宗旨,又與爭全勝的戰略謀劃相一致。在戰爭過程中,能迫使對方軍隊部分地不戰而屈,爭取有一「軍」、一「旅」,或者有一「卒」、一「伍」之全,都不失為上策。所以開戰以後,全勝的謀略仍然是有效的,它可以避免「鈍兵銼銳」、「屈力殫貨」的嚴重後果,符合「兵貴勝,不貴久」的要求。

五、關於作戰戰略

一部兵法書,當然要講到作戰指揮問題。這方面,(孫子)十三篇同樣是「捨事而言理」,論述的內容巨細不遺。其中具有戰略意義的原則,集中反映在「知彼知己」的基本理論和「致人而不致於人」的指導思想上。

 孫子說;「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知」,是一切戰法的先導和前提。先知而後戰,這是作戰指揮的普遍要求。舉凡「知天知地」、「處軍相敵」、「料敵制勝」、「上智為間」、「五閒俱起」、「知諸侯之謀」、「順詳敵之意等等,都屬於知彼知己的範圍。知彼與知己不可偏廢,知己並不易,知彼則更難。孫子認為「不知敵之情者,不仁之至也」,因而特別強調「策之而知得失之計,作之而知動靜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處」。這些論述表明,正確的指揮來源於知彼知己,主觀指導必須符合客觀實際。所以說,要做到「勝兵先勝而後求戰」,就應當未戰而「先知」、「先計」,唯有先知先計,才能先勝於敵,「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這一點,永遠是科學的真理。

立足在知彼知己的基礎上,積極地去調動、牽制和支配敵人,掌握戰爭的主動權,盡量避免被動,這就是「致人而不致於人」的思想內容。爭取主動,避免被動,乃是軍隊的命脈所在。而能不能取得主動地位,要著重看主觀指導的正確與否。因為軍力的客觀狀況,並不直接等於主動權,那種錯誤的作戰指揮,通常是把軍事優勢變為劣勢的主要原因。孫子從戰略上論述了主動地位的把握問題,他仍然是突出一個「先」字,諸如「先持不可勝」、「先奪其所愛」、「先至而得天下之眾」、「先處戰地而待敵」等等,都是爭取先機之利、逼使敵人聽從調動的原則的具體運用。

總的來說,十三篇中戰略思想的論述體糸,是嚴謹而縝密的。其主旨首尾一貫,結構率然有序,實不同凡響。我們的提示,從「廟算」的概念開始,漸次地領略其「安國保民」的宗旨。「五事七計」的運籌、「不戰屈敵」的謀劃,到最基本的作戰指揮原則而止。當然,這僅是一個簡要的脈絡分析。(孫子)的戰略理論,成就輝煌,是構成此書內容的最光彩奪目的主體部分。其中一些原則原理,至今仍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可以這樣說,在軍事學術史上,(孫子)書是戰略論的奠基作,它經受了長期歷史檢驗,今天愈加為中外學者和各界人士所珍視。

六、作戰策略

十三篇中,屬於反映作戰規律的軍事思想,還育用兵策略。孫子總結的策略原則,連同前述戰略理論的主幹,組成了有機聯繫的一個整體體。我們把書中提出的重要策略原則,作如下歸納。

(一)因利制權,因敵制勝

任何軍事行動都圖謀於己有利,而利之所在,須有相應的策略保證。孫子認為,在作戰指導上,既要求依從一般法則,又要求善於臨機應變,即出於法而不泥於法。他反覆強調要根據敵情變化而機動權變,指出「戰勝不復,而應形於無窮」,「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這便是以「利」為原則的應變策略思想。由於戰時情況多變,將帥必須遵循「戰道」而「治變」,他們在軍隊中「在實戰中應有機斷處置之權。

(二)奇正相生,出奇制勝

用兵的常法為正,變法為奇,兩者是相聯繫而相轉化的,制勝的重點在於出奇。孫子指出「戰勢不遇奇正」,在作戰規律上,其內容是「以正合,以奇勝」。所以,兩軍相爭,最難的是怎樣運用好「以迂為直,以患為利」之計,表面上把「迂」。「患」留給自己,把「直」、「利」讓給對手,實際上是要促使敵人犯錯誤。就是說,要妙用合正出奇的策略,以收到克敵制勝的功效。這可謂一種奇中有正、正中有奇的靈活戰法。

(三)避實擊虛,擊其惰歸

所謂「實而備之,強而避之」,盡可能避開敵軍的堅實、強勁之處,包括初交戰時「避其銳氣」,這砭種戰法並不是單純的一避了之,而是避中有擊,要打擊敵軍的鬆懈、空虛之處,造成虛實關係依有利於我的方向轉化。十三篇中,避實擊虛是一貫的思想。同樣的原理,防守部隊「藏於九地之下」,也不是一藏了事,而是守中有攻,是為了「動於九天之上」,造成以石擊卵的進攻優勢。

(四)我專敵分,以十擊一

這是講集中我方兵力分散敵方兵力的問題。在孫子看來,軍事實力的強弱條件,與兵力運用的分合關係並不是一回事。誠然,在軍力對比上要造成「以鎰稱銖」的絕對優勢,但總體上如不具備此種條件,就應當「并敵一向」,把自己的兵力集中到主攻方向上來,避免四面出擊。無論如何,軍隊作戰都不能失去優勢。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設法分散敵人兵力,使我兵力集中,就可以從局部上形成「以眾擊寡」的戰場優勢,有利於各個擊破敵人。

( 五)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攻擊敵人防備上出現的空隙和漏洞,採取出乎敵人意料之外的突然行動,這一點,孫子認為是取勝的要訣,因而是不可事先將此心機外露的。進攻行動的迅速而突然,也是乘虛擊敵、以十擊一的要求和保證。所以,「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攻其所不守」、「攻其所不戒」等等,都屬於此類戰法。特別是「出 其所必趨」、「攻其所必救」,即出擊、攻打對方的要害地方,把敵 人從壁壘中引出,在其被動往救途中消滅之,實為有效的戰策。

(六)示形用詐,詭道制勝

孫子說「兵者,詭道也」,又說「兵以詐立」兵不厭詐是戰爭本身的特點,上述各種戰策,都離不開使用詭詐手段。十三篇中,從隱真示假的「示形」誘敵說起,真真假假,虛虛實實,連帶出致敵害、致敵亂、致敵怒、致敵驕、致敵勞、致敵離等許多用詐手法。此法用到出神入化之時,就達到「形人而我無形」的地步,使對方「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從而順利落實我軍作戰意圖,克敵制勝。

有關作戰策略原則,孫子兵法書中提供的當不止上面這些。另外,書中還提出了「令文齊武」的治軍論、「五德兼備」的將帥論、「因糧於敵」的軍事後動論、「九地六形」的軍事地理論等等,也都具有重要的軍事學術價值,我們在此不再逐一解析,期望讀者朋友們隨正文加以留意。

三、軍事哲學思想

軍事哲學,是哲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孫子在軍事上「政治上的遠見卓識,有其哲學上的認識論和方法論作基礎。這裡,先須明確一個觀點。在春秋末期的特定歷史環境中,以孫子的問世為標誌,從軍事領域較早地產生了樸素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它是一種獲得長足發展的學術思想,也是當時哲學理論的精彩部分。要真正瞭解中國古代哲學,暸解它為什麼體現著特有的理性觀念,就不能離開對以孫子為代表的軍事哲學思想的細緻研究。關於中國古代軍事哲學問題,國父指出;「孫子那十三篇兵書,便是解釋當時戰理。由於那十三篇兵書,便成立中國的軍事哲學。」(引自三民主義)

這部兵書中,孫子是用高度清醒的理智態度,來認識、判斷和指導戰爭的。他揭示「將軍之事,靜以幽,正以治」,告誡「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判明「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於事,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書中把那些任性武斷、主觀臆測、鬼神迷信的束西掃得淨光,而強調戰爭對客觀條件的依賴關係,同時把具有理性活動能力的人,放到了認知和掌握戰爭規律的主導地位上。孫子確認,戰爭的勝利「可為」,所謂「可為」,取決於對戰爭諸要素的準備和利用,來源於對「九地之變,屈伸之利,人情之理」等條件的察知與運用。並且,他講的「天」,為「陰陽、寒暑、時制也」,亦即是自然的天;他講的「道」,為「令民與上同意也」,是萌發民本主義因素的政治觀點。這樣對「人」和「天」、「道」之間關係的解釋,是明顯建立在唯物主義的自然親和知行觀的基礎之上的。

作為一部兵學論著,那種抽象形式的思辨性辯論,並不是孫子書的特點。此書是對於戰爭實踐經驗的理性概括,它善於從紛繁複雜的現象中,去發現事物存在的本質,去把握事物發展的規律。書中總結的戰爭經驗,大多不是直觀經驗,它的理論所包含的辯證法因素,代表著當時人們深層思維的成果,其中有不少於今仍是值得借鑒的合理觀點。

孫子看出,戰爭與其他事物之間存在普遍聯繫。有關「五事七計」的戰略要素以及「度、量、數、稱、勝」的作戰容量等見解,就是按照事物的相互聯繫來研究戰爭的。因此,很自然地,他要求從總體上、從正反兩方面審察實戰情況,提出了「必雜於利害」的兩點論觀點。所謂「雜於利而務可信,雜於害而患可解」,就是指事物相互依存,其利害兩方面相互關聯:在一定條件下,利害關係向對立面轉化。此兩點論,也就是他認識和解決戰爭過程中各種矛盾的根本方法。孫子又說:「兵無成勢,無恆形。」他認為沒有一成不變的用兵方式,而主張機動靈活地變換戰術,這一觀點在書中有全面的論述。在認識到事物之間聯繫而轉變的思想基礎上,孫子從戰爭領域的各個層面上,提出了一系列對立而統一的矛盾範疇,形成了理論上相當成熟的軍事範疇體系。舉其要者,有虛實、奇正、迂苴、分合、形名、動靜、險易、勞佚、剛柔、強弱、眾寡、常變、主客、治亂、勇怯、賞罰等等,而組成此範辯證法所達到的高度,也就是當時時代精神所能達到的高度。孫子書所體現的辯證思維方式,實際上趕出了特殊的戰爭領域,而具有一般的哲學意義。所以,我們說孫子理論是我國古代哲學的源頭之一,它成為影響後世的一種很重要的傳統思想。

第六節孫子思想對後世的影響

孫子這部書對後世產生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它以其軍事學術理論的深度,和被應用於人類認識、實踐領域的廣度,長久地保存著珍貴的文化價值。伴隨著時空的推移,此書中所展不的思想光輝並未褪色,相反是經歷久遠而愈顯璀璨。

春秋末年問世的孫子學說,在戰國時代樹立為「顯學」,其書在漢代確定為兵學教範,南北朝以後尊崇為「兵經」,唐代又稱為「武經」,宋朝廷命以武經而正式頒布,作為,南北朝以後尊崇為「兵經」,唐代又稱為「武經」,宋朝廷命以武經而正式頒布,作為考試武舉的基本依據,明、清兩代相沿不改。近現代,一些軍事院校仍規定孫子兵法為必修課程之一,書中一些篇章選入大中學校的哲學、國文課本,一些專家呼籲要使孫

子兵法成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們必讀之書。長期以來,凡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和哲學家、史學家、文學家等專家,大多精研並善用此書,從中汲取營養,受到深刻影響。歷代對孫子書的研究,留下姓氏的注家就有二百餘位,現存的研究著作有四百餘部之多。

自然,後世兵家、兵書受孫子的影響最直接。十三篇建立了我國古典軍事理論的總體結構,以致歷代兵家再難超出此經典,而多在其框架內進行發揮。明人著元儀說:「前孫子者,孫子不遺;後孫子者,不能遺孫子。」(武備志•兵訣評)這一評述,在古代很是恰當。歷史上,吳越、孫臏、韓信、曹操、李靖、戚繼光等著名軍事家,無不諳熟孫子兵學,深得其精髓。凡著有兵書者,無不祖述(孫子),將其精髓吸收和採用到自己書中。以孫臏來舉例,他在齊、魏之間桂陵、馬陵兩次大戰中,先後採取「圍魏救趟」、「退兵減灶」的計策,可以說都包含著孫子血統,源出於其祖先所論「避實擊虛」、「攻其必救」、「示形動敵」、「以本待之」等戰理。在古代戰爭史上,活用孫子「謀攻」、「詭道」、「示形」、「出奇」、「應變」等思想的成功戰例,實為不勝枚舉。在孫子兵法的影響下,後世各類兵書形成了從哲理上論兵的一大傳統,這與古代外國一些軍事著作重在記事的特點不同。此外,孫子書中善用譬喻、講究對偶、著意排比等修辭藝術,也為增強兵法書的可讀性開創了一個典範。

前人評述孫子兵家之祖,亦庶幾乎立言之君子矣。」確實,孫子是立言之君子,其學說之影響,早已擴展到哲學、政治、文學,甚至醫學等許多領域。孫子書中表述事物矛盾性質的豐富概念,為後世思想家所繼承和發揮,其中有一些構成了一般哲學的重要範疇,因而直接影響著古代辯證法的發展。書中的辯證觀點,屢見在醫學上被運用。如清初名醫徐大椿,在其所著(醫學源流論•用藥如用兵論)中說:「兵之設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後興;藥之設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後用,其道同也。」他根據臨床經驗,表示孫子所論的諸多原則可以借鑒,認為孫子十三篇,治病之法盡之矣」。孫子論兵、論政的清醒理智態度,更是深受歷代俊賢的信奉和尊重。清人魏源在孫子集注,序)中說:「其道皆冒萬有,其心皆照宇宙,其術皆合天人,綜常變者也。」((古微堂外集•卷三)孫子理論可資經國輔政之用的價值,在魏源的這句話中得到了很好的概括。凡綜合「常變」而治理國家者,確須遵循其道,體會其心,運用其術,才有助於掌握天人合一、宇宙萬象的規律。

在文學領域,孫子書享有很高的聲譽。南朝梁劉勰評價說:「孫武兵經,辭知珠玉,豈以習武而不曉文也?」(文心雕龍•程器)唐代,高適、韓愈、李商隱等詩文大家,都有詩句吟詠孫子。宋人鄭厚在(藝圃折衷)中說:孫子十三篇,不惟武人之根本,文士亦當盡心焉。其詞約而縟,易而深,暢而可用。」他認為,這部著作詞約義豐、精深易曉、章法完整的特點,為(論語)和戰國一些子書所不及。至於說唐杜牧、朱梅堯臣等以著名詩人和文學家的身分為孫子作注,更足以反映此書在文壇上的顯著影響。

孫子書的深刻影響一直延續至今,以致關涉到現代知識的領域了。在這裡,特別要提及它的管理學價值。書中有關治軍的系統論述,是古代管理學說的精華所在。孫子重智謀、重運籌、重決策、重人事、重心理、重教令、重感化、重信嚴、重仁勇、重有道、重情報等等思想,今天已受到各業人士和整個管理學界的珍視。(孫子)在這方面的學問,尤其滲透到現代經濟的組織管理「領導藝術、經營決策、市場競爭等多種實務之中,現在已經有人寫出書來專門討論(孫子兵法)與經濟管理之間的關係了。當代,(孫子)思想的研究角度和應用領域,出現了日趨開拓的勢頭,諸如地理學、預測學、邏輯學、心理學、語言學、音韻學等學科,以及談判、講演技巧和體育比賽、訓練等方面,都不乏借用孫子理論的現象。孫子的警句格言,有很多吸引企業家和各界人士之處,其至理名言越來越膾炙人口,其思想精華,實際上參與著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這些現象的產生,當然是著兵書的孫子本人所始料不及的。

下面說一說孫子兵法在國外的影響。它的傳播,在日本可謂飲譽千餘年。依日本人自己考證,奈良時代隨遣唐使人唐的留學土吉備真備,於學成後攜帶孫子等中國典籍而歸,始在太宰府傳習孫子兵法,並曾在一次實戰中運用之,這也就是孫子書影響到日本的開始,時在西元七三五年前後。初期,漢文本孫子在日本傳於學者、武將之家。到了德川時代,此書已經多有翻刻,注釋研究的高潮迭起,而且出現了日譯本。當時,山鹿素行所作的「孫子諺義」,為注解之書的代表作。一般較熟悉的是,名將武田信玄使用的軍旗上,繡有「風林火山」四字,即取自孫子兵法•軍爭篇第七。在日本,孫武被譽為「兵聖」、「東方兵學的鼻祖」、「東方第一流的大文豪」,其書被譽為「兵學聖典」、「武經之冠冕」、「韜略之神髓」、「世界第一兵家名書」等等。各個時期孫子研究未曾間斷,此書的影響也不限於軍事領域。有學者認為,孫子兵法是「萬古不易之名著」,「舉凡國家經綸之要旨,勝負之祕機,人事之成敗,盡在其中矣」。日本民間把孫子視為「立身處世的教科書」、「人事百般的座右銘」,而對比書善作應用研究。當代有企業家兼學者大橋武夫寫成「兵法經營全書」,篇幅長達十卷,於應用研究領域中較早地樹立一幟,並因以在日本形成了「兵法經營管理學派」。

在近代西方,據說拿破崙於戎馬倥傯的戰陣中,仍手不釋卷地研讀孫子兵法。德國著名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茲,也曾受到孫子兵法的影響。最引人注目的,是當代西方學者對孫子戰略理論的研究。英國戰略學家李德•哈特,於一九六三年版孫子英譯本的序言中說:「在導致人類自相殘殺、滅絕人性的核武器研製成功後,就更需要重新而且更加完整地翻譯孫子這本書了。」該譯本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匯編的中國代表作叢書之一,成為近三十多年來權威性的「孫子英文本」。李德•哈特提出將孫子書中的思想精髓,作為制定核時代威懾戰略的理論借鑒。七十年代初,著有「大戰略」一書的美國學者約翰•柯林斯認為:「孫子是古代第一個形成戰略思想的偉大人物,……今天沒有一個人對戰略的相互關係、應考慮的問題和所受的制約比他有更深刻的認識。他的大部分觀點在我們的當前環境中仍然具有和當時同樣重大的意義。」此後,美國戰略研究中心斯垣福研究所主任福斯特,於一九七八年進而以「上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為核心思想,提出了對前蘇聯的新戰略;參與這一合作研究的日本學者三好修,將此研究成果直稱為「孫子的核戰略」。可見,孫子理論登上了當今時代一些世界強國戰略決策的「廟堂」,深刻地影響著國際戰略格局的調整與變化。事實充分表明,這部誕生在二千五百年前「丘牛大車」時代的古兵法書,其傳世的價值不可估量。

最近幾年,已經數度召開「孫子兵法國際學術討論會」。在第二屆學術討論會上,來自各國以及聯合國裁軍署的專家學者,就(孫子兵法)對現代戰略決策、對有限戰爭理論、對國家經濟與安全,乃至對國際技術競爭的影響等問題,廣泛地發表了意見。一位意大利教授評價說:「對於一部寫於兩千多年以前的著作而言,書裡闡述的理論顯得驚人地現代化,這也正是它在中國和外國引起越來越大的興趣的原因。」人們也不會忘記,在速戰速決的波斯灣戰爭中,美國凱利將軍撥給其部屬人手一冊的書,正是孫子兵法。一九九一年五月,原英國作家詹姆斯•克拉維爾在致我國山東省惠民縣孫武雕塑像落成典禮的賀信中這樣說:「如果近代軍政領導人研究過這部天才的著作,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完全可以避免。」他認為,孫子兵法的要旨即在於:「戰爭的目的是和平。」克拉維爾現為美國亞洲問題專家,曾編過美國一九八三年版孫子英譯本。

以上內容的敘述角度,僅是用一些事實來說話。孫子書在當今有如此深刻的社會影響,受到如此普遍的重視和讚揚,這是世界上任何一部古兵書所不能比擬的。

伍、注譯凡例和參校書目

 用以校勘的基本書日及其有關書目,在此開列:

一、銀雀山漢墓竹簡•壹•孫子兵法,一九八五年文物出版社釋文本。

二、宋刊十一家注孫子,一九六一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影印本。

三、宋刊武經士書•孫子,一九三五年上海商務印書館續古逸叢書影印本。

四、明嘉靖談愷刻孫子集注,一九一九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影印本。

五、明劉寅武經七書直解•孫子,一九三三年南京國學圖書館影印明萬曆本。

六、清孫星衍校孫子十家注,一九八九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浙江書局本。

七、清孫星衍校孫吳司馬法•魏武帝注孫子,據平津館叢書影印本。

八、日本櫻田迪刊古文孫子,據一九八七年軍事科學出版社影印件。

  附記:銀雀山漢墓竹簡•孫子兵法(譯文)

漢簡本孫子,一九七二年出土於山東省臨沂縣銀雀山一號西漢前期墓。該墓下葬的年代,在漢武帝建元元年(西元前一四0年)到元狩五年(西元前一一八年)之間。簡本為隸書字體之中帶有篆書風格的抄本。依字體推斷,當抄寫在秦漢之際。這個年代,先於早期著錄孫子的存見各書的成書年代。就是說,此簡本是現存最古的孫子版本。由於竹簡殘缺較甚,簡本與宋本對照,僅存三分之一強。殘簡保留的十三篇面貌,與傳本基本相符,但有一些長於傳世諸本文意的字句,更切合孫武的時代。簡本的發現,不僅使人們對關涉孫子的許多學術問題增添了新認識,而且為重新校勘此書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證據。

還要說明的是,漢簡本展示了不見於十三篇和其他現存史籍的重要佚文。這些佚文有吳問、四變﹒黃帝伐赤帝、地•刑二、見吳王五篇、程兵一篇。由此可證明,(漢書•藝文志)關於吳孫子篇卷的著錄不無根據。發現的五篇佚文,雖然存在一些後學形式,但依其思想內容分析,很可能包含著十三篇以外的孫武遺文的失傳部分。甚至,這些竹簡中有若干文字,或許應歸屬於十三篇本文。如((四變)篇,原簡無篇題,篇題是整理者補擬的。這段文字講述「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令有所不行」的道理,對所謂「不由」、「不擊」、「不攻」、「不爭」的理由逐一作出解釋,然後說:「君令有所不行者,君令有反此四變者,則弗行也。」這樣說,較之傳本(九變篇第八)裡所講的意思更明確了。按照孫子論述「五事」、「七計」等一系列觀點的文體,以及他針對「君之所以患軍」的情況而提出「將能而君不御」的主張來考察,可知簡本(四變)的這種文字,很切近於十三篇的文理。概言之,這五篇佚文中相當多的文字,可依內容定為孫武所遺,因而是研究其學說的可靠材料。

第七節補述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

孫武 春秋末期 齊國人

 孫子兵法亦稱孫子、吳孫子兵法,係二千四百年前,春秋末期大軍事家孫武(字長卿)所撰。這是世界上現存最早、最有影響的古典軍事理論第一名著;是中國古典軍事思想成熟和大發展的標誌,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中國軍事史、軍事思想史上占有首屈一指的重要地位,奠定了古典兵學的理論基礎,深遠地影響著一些外國的軍事思想理論。故歷來有「古代兵經之首」、「百代談兵之祖」、「兵學鼻祖」、「兵學聖典」之稱。

中國軍事思想萌芽,形成於夏、商、西周之際,至春秋、戰國迭經發展而漸趨成熟。以孫子、吳子等著名兵書為代表,而孫子尤為出名。

孫子十三篇,約五九00餘字,系統總結了春秋及春秋前的戰爭經驗,是當時兵學理論的集大成者。它廣泛地論述了諸如戰爭觀、戰略和戰法、軍隊建設、軍事地理和軍事地形、軍事預測、軍事後勤、軍事哲學等基本問題,為歷代談兵用兵者所宗。

軍事家、名將重視孫子,用以指導戰爭的可以說不計其數;眾多兵學家繼承和發展孫子的軍事思想,見諸於各種兵著;一些類書和子史要籍中有許多輯錄和闡發孫子的內容;還有許多孫子的注釋家;構成了孫子在中國軍事史上特殊重要的地位和起著重要的作用。

軍事家、名將,從戰國的孫臏、趙奢起,到秦末漢初的張良、韓信、陳餘、英布,西漢的衛青、霍去病,東漢的鄧禹、馮異,三國時的曹操、諸葛亮、孫權、呂蒙,晉時的杜預,隋唐時的韓擒虎、李世民、李靖、宋的宗澤、岳飛,元明時的朱元璋、劉基、戚繼光,清代的曾國藩、胡林翼等等,歷代名將都將孫子的軍事原理運用於戰爭實踐,甚或有所發展和創造。孫子孕育了眾多將帥,他們的成長也得力於孫子。

 兵書要籍中,如吳子、孫臏兵法、尉繚子、完子、李衛公問對、武經總要、武經龜鑒、虎鈐經、百戰奇法、陣紀、投筆膚談、紀效新書、登壇必究、兵鏡類編等,均不同程度得益於孫子;或徵引孫子名言要義,闡發其思想,或以歷代戰例佐證孫子的觀點,或以孫子為式,建立自己的學術體系。當然,也都有所發展,在荀子、呂氏春秋、國語、戰國策、吳越春秋、越絕書、潛夫論、雁南子等某些篇、節中,也可看到孫子的影響。

 孫子的注家,自魏以降,近二百家,名家也甚多。據不完全統計,各代的注家:唐以前為十四家,宋、元十七家,明有五十三家,清有四十六家,朝代不明、無名氏注二十六家,另有今人許多注本。古代注本見諸於著錄的,大部分遺佚,原注本尚存七0餘家(含闕本)。注家以魏武最早,十家注(曹操、孟氏、李筌、杜牧、陳皞、賈林、梅堯臣、王晰、何延錫、張預)最有名。另外,宋代施子美、元代潘衍翁、明代劉寅和趙本學、清代朱墉和孫星衍等的注解本,也有其代表性和價值。這些注解本對於理解文意、掌握要義,推動孫子研究都起到積極作用。

 孫子在我國有二千多年的流傳史和研究史。在戰國時即廣為流傳,韓非子說:「境內皆言兵,藏孫、吳之書者家有之。」可見貴族之家普遍注重孫、吳兵法。史記中說:「世俗所稱師旅,皆道孫子十三篇。」秦漢時兵書由國家收藏,民間流傳受限制,但師旅中仍循用孫子。漢武帝欲教霍去病「吳、孫兵法」,孫權勸呂蒙「宜急讀孫子」,唐太宗與李靖論孫子,宋神宗元豐三年(公元一0八0年)四月乙末(初二,四月二日)詔命校定孫子等七書,雕刻刊行,作為武學必讀書,號稱武經七書。由於帝王的倡導,明定為武學必讀,後代因之,更使孫子處於正宗地位。

 明末兵學家茅元儀講:「前孫子者,孫子不能遺;後孫子者,不能遺孫子」。極言孫子內容的廣搏和承先啟後的作用,也是對孫子在兵學史上地位重要的很好概括。

 孫子在國外,也被目為奇書、傳書,公認為「兵學聖典」,享有巨大聲譽。日、法、英、俄、美、捷等國均有孫子譯本,有些國家的軍事院校列為必讀書。著名的百科全書中都有孫子條自,一些將帥學習、運用孫子,并出現「現代孫子熱」。

日本是國外研究孫子最早、研究者最多、成果相對最多,也是對孫子評價最高的國家。早在公元八世紀唐玄宗時代(日本奈良時代),日本著名學者吉備真備被遣唐留學十八載。公元七三五年回國時,「所得錫賚,盡市文籍」,中有孫子等古兵書。吉備在太宰府任職期間,還親自聚徒講授孫子的九地篇和諸葛亮八陣圖。嗣後一千多年,日本的將領、學者十分尊重孫子,研究不絕。有關孫子的著作有一百餘部。日本的古兵書的中心思想,大多出自孫子,還有許多將領在實戰中運用孫子而成功的事例。日本人士自稱:「孫子兵法自奈良時代傳到日本以來,紿日本歷史、日本人的精神方面以較大的影響。」

法國公元一七七二年在巴黎出版了孫子兵法譯本。這是旅居北京的約瑟夫•阿米奧神父受路易十五的國務大臣貝爾坦的委託翻譯的。據說拿破侖於軍中,常手不停披法譯孫子;另據柏林伯麥盧將軍稱,拿破侖曾講到東方古昔教訓的原則,是指孫子。這是孫子西傳歐洲之始。

 英國一九0五年由卡爾思羅普翻譯出版孫子英文本。在此之前,一些精通中文的英國軍官已在口頭傳播孫子。蒙哥馬利元帥訪華時曾說:「世界上所有的軍事院校,都應把孫子兵法列為必修課。」

 俄國一八六0年由漢學家斯列茲涅夫斯基翻譯出版孫子。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又出新譯本,加強了研究。一些學者認為:「孫子是最早的軍事理論著作。希臘、羅馬、迦太基等與奴隸社會有關的軍事著作都在它之後。」

 德國一九一0年由布魯諾•納瓦臘翻譯,在柏林出版德文孫子。據說德皇威廉第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失敗後見到孫子,十分感嘆。

 孫子在美洲大陸流傳比以上這些國家要遲。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研究孫子的人才多起來。

 總之,孫子已越出國界,在國外擁有眾多的信奉者、研究者。近來,國外又出現新的「孫子熱」,其主要表現有三:

一、孫子的研究和現代的戰爭理論、戰略作戰思想聯繫。

在美、英、日等國一些當代軍事理論家的論著中,程度不同地汲取和運用孫子的思想。他們認為:「孫子的大部分觀點在我們當前環境中仍然具有和當時同樣重大的意義」;孫子深邃的軍事思想是不朽的。特別是被稱為「美國第一流戰略家」的華盛頓期坦福研究所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理查德•福期特,運用孫子兵法探索美國對蘇新戰略,以「不戰而用人之兵」為基點,提出「確保生存和安全」戰略,代替「確保摧毀」戰略,影響五角大樓和白宮的決策。這一戰略思想,日本的三好修又加以闡發,提出了著名的「孫子核戰略」。

二、一些國家的軍方首腦人物也都注重孫子。

聯邦德國國防部長韋爾納博士在一九七七年八月三日和記者談話時,引用了中國古代兵法家孫子的話,並說:「很可惜,在西方許多人不熟悉這一點。」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維西在一九八五年一月十四日,訪問我國軍事學院即席演講中說:「美國軍事理論吸收了許多國家的優秀遺產,其中有公元前四百多年中國早期的孫子兵法。一九八六年正月二日,美國國防大學校長勞倫期訪問我國防大學時的講話中,一再援引孫子。並說:孫子兵法已成為美國確定今天的作戰原則的一個重要理論根據,孫子兵法在美國軍校中,是作為教科書來學習的。在美國陸軍作戰綱要(一九八二年版)中,孫子的一些名言,作為其基本作戰思想理論和主要方法的要則而原文引入。

三、在軍事領域之外,在體育競技如圍棋、象棋、相撲等,在企業經營管理方面,也運用孫子的一些原理原則,如兵法經營全書等。

日本的一位建築公司董事長服部千春君自稱其經營得以發展,靠運用孫子,並長期研究孫子,著有孫子兵法校解。

 孫子為什麼流傳那麼廣,學習「研究者那麼多,在軍事史上有崇高的地位。為什麼二千多年來對孫子的研究久盛不衰,至今仍引起人們極大的興趣,為什麼在時空上有巨大跨度,有那麼大的魅力?要言之,有三點:

一、思想深刻,哲理性強:

其精言粹語,有極強的概括力和表現力,許多思想和原則,給人以許多啟示和無窮回味。

二、內容豐富、廣泛,適應性大。

講軍事、戰爭之理,涉及政治、經濟、外交、哲學等方面的問題,思想容量甚大,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探討和運用。故有的說:「與其說是兵學的書,不如說是文學的書」,有的說是「政治秘訣」,有的說,十三篇兵書,形成了「中國的軍事哲學」,有的說是「不朽不滅的大藝術品」,有的說,「兵書和外交教科書也,亦人事百般座右銘」,有的用於「間諜戰」,有的用於「企業經營管理」,有的用於「體育競技」等方面。

三、現實借鑒性:

孫子是古老兵書,其中基本的原理、原則,反映了軍事規律,經得起歷史的「實踐的檢驗」,具有普遍意義,各朝各代和外國都借鑒,至今仍有其現實意義。深刻的哲理性,廣泛的適用性,現實借鑒性,這幾方面因素的綜合,使之富有強大的生命力,古今中外軍事家、政治家和學者讚譽不已,稱頌為「世界兵學聖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