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 47的誕生

雖然德、俄、美等國早在一次大戰末期都曾有專家先後提出過「突擊步槍」的設計及戰術應用觀念,但皆未被當政者所接受,直到二次大戰時,德國的專家們才率先研究出成功的突擊步槍,可惜的是隨著德國的戰敗,這些研究成果未能充份貢獻德意志便落入俄軍手中。事實上,在二次大戰前蘇聯便已積極地展開「突擊步槍」的研究,戰後,當各國繼續發展由傳統步槍所延伸的長射程自動步槍時,蘇聯則利用擄獲的德式MP 44及STG系列突擊步槍,積極發展自己的突擊步槍,因為真正嚐過MP44步槍苦頭的俄軍比誰都能體會「突擊步槍」神妙之處。

首先,他們以德國MP 44、STG系列所使用的Kurz7.92mm x 33子彈為基礎,發展出類似的突擊步槍專用子彈M43(7.62mm x 39)。在此之前,俄軍所發展的Simonov、Federov、Tokarev等系列自動步槍因使用傳統7.62mm x 54R子彈而效能不盡理想,戰後首先以M43子彈規格設計出來的自動步槍為SKS卡賓槍,但其性能未符合突擊步槍的要求。接著,第二支以M43子彈規格所設計的自動步槍出現於1947年,設計者明克海爾.卡拉胥尼可夫(Mikhail Kalashnikov)於二次大戰期間曾任俄軍裝甲師的戰車長,由於在Byransk之役受重傷而退出前線轉任後勤步兵輕武器的研究工作,他曾設計過兩種未被當局接受的衝鋒槍及卡賓槍;接著又根據研究德式MP44突擊步槍所獲得的靈感,並參考SKS卡賓槍的構造,設計出一把外型頗類似MP44的突擊步槍這項設計在1947年完成並接受測試,故定名為AK47,A是俄文「突擊步槍」Avtomat的縮寫,K則是設計者Kalashnikov的字首。由於AK47測試結果令蘇聯當局非常滿意,認為這是俄軍有史以來最成功的突擊步槍,遂於1951年正式發配陸軍使用,並迅速成為所有共產國家步兵的共同制式武器。

當時西方的軍事家曾喻稱:「有AK步槍出現的地方,便代表蘇聯勢力及的範圍」。對一個俄國士兵來說,除去制服上的紅星或鐮刀鐵錘的標誌後,假如還有甚麼東西可以代表俄軍精神象徵的話,那便是手中的AK步槍。為此,卡拉胥尼可夫獲頒俄軍最高榮譽之一的史達林勳章及無數的列寧獎章,並博得「蘇聯勞工階級英雄」的美譽,其後卡氏更擠身「最高蘇維埃」強人之列。AK步槍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下面筆者將一步步為您揭開AK步槍的神秘面紗。